单位概况

大事记

当前位置:首页单位概况大事记

  ★1950年5月19日,我院前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北京东黄城根甲42号成立,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机构。

  ★1953年10月6日,经中国科学院决定,我院改名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954年1月,我院从东黄城根迁至西郊中关村。

  ★1955年1月15日,在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毛主席听取李四光、刘杰、钱三强关于铀矿资源和原子能科学研究基本情况的汇报,并对发展原子能事业作了重要指示。

  ★1955年10月,经中央批准,选定在北京西南远郊坨里地区兴建一座原子能科学研究新基地(即我院现址),代号为“六〇一厂”,1959 年改称为“四〇一所”。

  ★1956年9月,我院中关村部分与正在建设中的新科研基地——六〇一厂合并,名称仍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关村部分为所的一部,坨里部分为所的二部。

  ★1958年7月1日,经二机部、中科院决定,我院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

  ★1958年9月27日,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在我院建成并举行隆重的移交典礼,标志着我国跨进了原子能时代。我院因此将9月27日确定为院庆日。

  ★1958年10月,我国第一座实验性反应堆生产出钴-60、钠-24、磷-32、钙-45等33种放射性同位素。

  ★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建造作出重要贡献:1958年12月,中央下达研制核潜艇的任务,二机部决定堆物理、堆材料到热工水力等实验任务全部由我院承担;1960年,我院自行设计制造的中国第一座动力堆零功率装置“东风3号”达到临界状态并开始运行;1967年,完成元件综合考验任务。

  ★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作出重要贡献:1960年9月,建成第一个简法生产工艺工程,10月获得合格产品;1962年7月,接受下达的生产任务;1963年12月,胜利完成生产任务,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提供了足够的原料。1964年7月,点火中子源研制任务全部完成。

  ★为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作出重要贡献:1965年8月,为研究选择氢弹装置的技术路线提供了重要数据。

  ★1965年11月,“616”电磁分离器正式投产,经试分离达到预期目标,从此我国拥有了生产克量级稳定同位素的手段。

  ★1971年3月,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地面测试装置提供了钋-210核电池能源。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我院76项科技成果获得表彰与奖励。

  ★1984年12月1日,经核工业部决定,我院改名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1990年2月,我院参与建造的阿尔及利亚15兆瓦多用途重水研究堆达到临界,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1993年11月,我院在串列加速器上建成国内第一条放射性次级束流线,首次获得碳-11核氟-17放射性核素。

  ★1994年12月,我院研制的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建成,结束了我国不能用加速器批量生产中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局面。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曾在我院工作过的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芳允、钱三强、彭桓武等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4年10月14日,我院正式发布院所文化要素,确立了“以身许国、敢为人先、严谨求实”的“四〇一精神”,现改称“院训”。

  ★2010年5月13日,中国先进研究堆实现首次临界,为我国核科学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了重要科学实验平台。

  ★2010年7月21日,中国实验快堆实现首次临界,并于次年7月21日成功实现并网发电,标志着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前沿技术的快堆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014年7月4日,100MeV质子回旋加速器首次出束,标志着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的关键实验设施建成。

  ★2014年9月5日,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通过竣工验收,次年10月25日顺利完成首次热试验。

  ★2017年8月,我院圆满完成加纳微堆低浓化项目,标志着习近平主席在华盛顿峰会上提出的“加纳模式”成功实现,为世界防核扩散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9年3月7日,由我院负责全面设计及联合调试的阿尔及利亚比林和平堆升级改造项目圆满完成。

  ★201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子能“一堆一器”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12月,我院和中科院近物所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强流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在锦屏地下实验室成功出束,综合性能达国际同类装置先进水平;2021年12月,发布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首批实验成果,标志着我国核天体物理实验研究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更新于2023-05-04